本案所在的广州国际金融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,起步区规划范围1.3平方公里。方城组团位于金融城核心区,本案所在地块处于方城一角,北临黄埔大道、西临水融路、南临花城大道。 金融城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岭南特色,借鉴中国传统城市和岭南园林建筑手法,突出“方城曲苑,古今交融”的设计理念。 为了更好引导金融城内的建筑设计,突出金融功能与岭南特色,强化建筑之间的联系,方城组团对建筑风格进行了统一,并对建筑界面加以控制:包括立面风格上统一为新古典主义风格,外立面采用浅黄色石材,塔楼形体均保持方整,以及裙楼部分融入传统骑楼元素等。 金融城方城组团的控制导则 新古典主义、屋顶设计、形体方整、浅黄色石材立面、骑楼空间 设计构思 方圆相容---设计从新华保险公司的标识出发,取意方圆相容,缺一不可。天圆地方体现在裙房空间以方为基础,代表规则和制度。屋顶空间以圆作思路,代表理念、智慧。方能制圆,圆能补方。 四水归堂---蓄水聚财塔楼顶部拥有良好景观视野,既可一览金融城,又能眺望珠江,因此,将顶部结合景观考虑设置通透的立面,设计成新华保险总公司的荣誉层,作为公司展示与客户接待区,圆形主题水幕与方形玻璃顶的结合,寓意四水归堂,蓄水聚财。
◇ 客户服务中心
客户服务中心位于裙房上方,体现新华保险尊重客户的独特服务理念。相对于常规把营业厅设计在首层的做法,位于裙楼上方则能更好地观赏场地东面和北面金融水街的景观资源。同时也能观赏到方城核心区景观。结合裙楼空中骑楼街的绿化景观,给客户带来独特的景观感受。
◇ 空中骑楼
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位于裙楼顶部,裙楼与塔楼相接层部分内凹形成空中骑楼与庭院空间,让文化活动中心、卫生服务中心、以及客服中心享有庭院景观,使景观利用率最大化。骑楼与内院空间相得益彰,既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,又为灵活开放的半室内活动空间创造了条件。
◇ 大堂空间
建筑首层大堂空间环绕核心筒成环状布置,空间通透,到达性强。各区候梯区分开布置,有效将各区人群分流;大堂与骑楼街相接部分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,良好的采光及通透性让室内与其外部骑楼空间无缝连接,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大堂的空间尺度感。
◇ 骑楼商业街
建筑首层的商业骑楼街与方城内整体风格相协调,形成统一整体的城市立面,在立面比例上强调竖向构图,界面均匀整齐,与塔楼部分自然衔接。体现了骑楼柱距的韵律感,营造浓郁的岭南文化风情。三层连廊连接方城内相邻裙楼,真正实现了金融城空中步行交通系统的开放与连续。
◇ 建筑功能与流线
对本地块而言,场地内人车分流,互不干扰.车流到达路线:路面汽车主要通过隧道进入负三层,再绕行进入地下停车场;人流到达路线:地铁人流主要从地面到达,乘坐公交车的人流主要从地下二层公交枢纽进入基地;而在地下二层人流中以西侧商业片区为最大人流。因此建筑的北、西、东三面为主要的商业入口界面,其中西侧商业界面最为开放。 建筑裙楼四周均设置出入口,北侧为商业与办公次入口,东侧为办公主入口,南侧为银行与商业入口,而西侧为沿街商业。 立面色彩与选材 立面色彩符合方城整体的色彩设计要求,以浅色调为主导,外墙采用米黄色天然石材,体现现代、经典的建筑形象,同时适应岭南气候特征;幕墙采用浅灰色LOW-E镀膜玻璃为主,呈现两种色彩交织肌理,采用灰色窗框作为建筑的点缀色,带来更为稳重又不失浪漫的意蕴美。塔楼立面虚实比控制在6:4到4:6之间,避免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,节能效果良好。通过其对称的构图以及均衡的比例,配合适宜的尺度,凸显了大楼庄重、典雅和谐的特点。